B证存量优化行业新议题
发布时间:2024-07-26
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马飞
阅读次数:280次

随着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全面推行,纯B证企业的数量快速攀升。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B证企业数量已达到1246家,相比2021年的100多家,3年时间增加了1000多家。

 

B证企业的骤增也带来行业新议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纯B证企业有近40%暂未取得产品上市批件,包括研发型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及仿制药企业等。如果后续产品未能按要求获批,空证现象值得各界关注,同时也将带来B证转让兴起的风潮。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新一轮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洗牌全面提速

今年,在各种行业展销会上,MAH 转化平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江苏、海南、上海、河北五省的无批文B证企业数量较多。截至2023年底,广东共有134家B证企业,无批文B证企业数达58家;其次是江苏,全省无批文B证企业数量为56家。相反,山东省B证企业59家,批文数高达644家;陕西省B证企业42家,批文数达到540个。如何用好批文资源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目前,北京、江西、福建等地已有B证企业销证,这也印证了部分纯B证企业开始进入洗牌期,促进行业优化资源配置。

 

行业资深市场人士戴文杰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MAH制度成为目前行业洗牌的最大推手,今年以来B证转让需求更加明显。”他进一步解释称,全过程质量管理及常规检查越来越严格,人工、批文及运营成本等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力不从心。在政策日趋规范的背景下,过去用“僵尸”批文办理的B证也面临取舍。

 

其次是地级市的B证企业,此前用研发项目申请B证,但新产品出不来或新药销售周期较长,也面临着挑战。戴文杰认为:“纯B证企业包括研发型、CRO和药品经营企业等,高薪挖来质量负责人不能出产品大部分与成本压力和人员流动有关。在这一趋势下,老批文早期交易迎来新机会,但现在基本上也很难出手。在集采大背景下,很多仿制药批文价值减弱,批文卖不掉,产品难卖好,除非掌握原料端才可能在销售上取得好结果。行业的优胜劣汰最终还是要看资源要素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无批文是给企业缓冲的窗口,如果产品还没有批文,可以先申请B证,再向国家药监局申请药品注册。除部分没有生产能力的研发型企业申请成为B证企业外,也有一些药品经营企业或投资公司通过转 让拿到产品注册证成为B证企业。业界普遍反馈:“如果没有真正进行委托生产,行业洗牌必然会加速。”

 

注重产品立项

B证越来越多,鉴于药品委托生产活动日趋活跃,为防范部分持有人在委托生产过程中把关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2023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进一步严格委托生产的许可管理、强化委托生产的质量管理和监管等,还配套印发现场检查指南,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配备和在职在岗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对委托生产的管理情况等内容,确认申请人具备履行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既指导了委托生产持有人提升自身能力,也指导属地药品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南京华威医药总经理焦培想此前表示:“集采提质扩面,标外品种面临进院难、商业转化难的困境,尤其是研发型公司创建时间短,团队以科研人员为主,质控及营销人员相对较少。在MAH制度下,这类企业面临的考验是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风险防控与责任赔偿、商业运营。”他认为,无论是集采还是国谈,企业要注重产品立项研究,包括老批文价值评估、创新药项目的立项能力和精准高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发挥产业链资源协同效应苦练内功。B证许可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越需要高质量的B证持有者。

 

目前,MAH制度整体上优化了医药行业资源配置。官方数据显示,当前持有人委托生产的药品已占所有集采中选药品的10%左右。药企发展的主基调已从销售拓展往产品布局转变升维,还有不少资本前期通过MAH制度进入研发端。有专家建议:“未来衡量药企的价值更看重文号的储备。作为最有价值的资产,有些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出局。鉴于此,企业手里的产品要有长度,即全产业链掌控能力;同时兼顾深度和同适应症产品布局,包括渠道掌控能力、价格管控能力、患者教育能力;再者为产品的宽度,不同治疗领域产品分布要注重产 品线覆盖、学术及推广能力,才能在新一轮淘汰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