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相比2018年推算的2.9亿,这一上升趋势凸显了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证实中药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为深入解读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本刊专访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心内科杜金行教授。
问:中西医结合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心血管领域中医和中药的实际应用相对最为成功。最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哪些优势?
杜金行: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近年来,举国上下对中医的发展更加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守正创新”,一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二是推动中医药创新。新时代下,中医药学在心血管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以陈可冀院士、郭士魁老中医等为首的中医名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研发了冠心二号方等药物,有力推动了活血化瘀中药在心血管病领域的使用,同时改善了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
中医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可作用于多层面、多靶点,即可作用于全身的多个层面,如组织层面、细胞层面、蛋白质层面、分子层面、基因层面等;同时,还可对同一层面中的不同靶点进行作用。这也侧面印证了中医药在慢性病及其长期防治中的优势。
问: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多相互影响,并发症多数都与血液及血管病变相关。这同中医对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念的认识有哪些相通之处?
杜金行:有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病变不仅是血管病变,也涉及血液病变。目前,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为“心-脉-血液-神志”四位一体的整体治疗思维模式。从血管病变的角度看,患者存在血管狭窄(影像学改变);从血液病变的角度看,患者血液黏稠度、成分发生改变,包括血脂、血糖的升高,血液中尿酸等有害物质的增加,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的变化等。而这些均属于中医血瘀证的疾病范畴。
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除了要关注患者是否有痰浊外,还要密切关注是否存在血瘀证。
问:从传统活血化瘀药材中运用现代方法寻找并提取有效成分,是否可以归为药物领域的中西结合?您如何看待以三七总皂苷为代表的植物提取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对此,请您分享一些治疗经验。
杜金行:中医认为,血瘀证是非特异性的,经常是一种全身疾病,不单指心脏或头颅、四肢、腹腔的血瘀证。因此,当诊断患者存在血瘀证时,采用的活血化瘀疗法为全身治疗。
西药多为单一机制、靶点明确或针对病理环节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治疗,多为单一作用。而中药多为复合物,所含成分比较多,具有多层面、多靶点作用的治疗优势;在治疗时,不是针对某一单一靶点,而是综合、全面治疗。
三七主要有活血化瘀、活血止血、活血养血、活血止疼4方面作用。其提取物三七总皂苷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等,具有活血化瘀、活血止血、止疼的功效,在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成分药物。因此,三七总皂苷同样具有多层面、多靶点作用的治疗优势,可用于全身血瘀证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三七总皂苷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及脑出血的非急性期治疗。由于其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黏附因子,还可用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治疗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
此外,三七不仅具有活血化瘀、抗血栓的作用,还可用于肝炎(如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肺纤维化、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纤维化,以及妇科月经不调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
问:西药有明确的适应证划分,但是像血塞通等提取物类的中成药适应证为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对应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疾病和并发症治疗中,血塞通滴丸这类活血化瘀中成药实际疗效如何?患者有哪些获益?
杜金行:血塞通滴丸(28 mg,含三七总皂苷10 mg)是血塞通的改进剂型,以滴丸形式使用,药物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药物为舌下含服,无需饮水送服,使用更加方便。服用后,不经过胃和肝,免除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被胃肠道中的酸和酶分解破坏,而滴丸剂型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吸收效果更好。
血塞通滴丸具有降血脂、轻度降血压、降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扩张血管、改善肺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纤维化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较为突出。药物中的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止痛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长期使用可以改善血液与血管相关指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小 结 -
总之,不同于西医药,以血塞通滴丸为代表的中医药是多成分、多靶点、全面、综合作用,具有活血通络,改善血管病变,改善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在控制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同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相类似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应注意长期应用,短时使用或不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治疗效果。